2024年度全球艺术市场简报
一、市场概况
2024年全球艺术市场整体呈现缓慢复苏态势。根据艺术市场研究机构ArtTactic的综合报告,全球艺术市场整体销售额约为526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了约5%,但仍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590亿美元水平。
(一)地域分布
北美地区
仍为全球最大艺术市场,销售额约为22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1.8%。美国作为北美地区的主要艺术市场,在高端艺术品交易方面表现突出,吸引了全球众多知名画廊、收藏家和艺术机构。
欧洲地区
销售额约为160亿美元,占比30.4%。欧洲传统艺术市场底蕴深厚,各国艺术市场发展较为均衡。例如,英国伦敦和法国巴黎等城市依然是国际重要的艺术交易中心,在古典艺术、现代艺术以及当代艺术的交易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力。
亚洲地区
销售额约为120亿美元,占比22.8%。其中,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全球销售回落的情况下逆势上扬表现较为突出。日本和韩国的艺术市场也在亚洲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东京、首尔等城市是亚洲艺术市场的主要交易地。
二、艺术品类型分析
油画
在全球艺术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2024年销售额约为200亿美元,占全球艺术品销售总额的38.1%。欧洲是油画的主要消费市场之一,尤其是古典油画在欧洲本土的销售额占欧洲油画总销售额的比例可能高达60%。
雕塑类作品
销售额约为50亿美元,占比9.5%。在欧洲,现代雕塑在欧洲雕塑销售额中的占比约为40%,而在中国等新兴市场,雕塑类作品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增长。
中国书画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独具特色,销售额约为250亿美元,占中国艺术品市场总额的31.25%。其中,宋代书画在中国书画销售额中的占比约为10%,2024年销售额约为25亿美元;元代书画占比约为8%,销售额约为20亿美元。
三、主要竞争态势
(一)国际主要竞争对手
Art Basel
定位为高端实体展会品牌,每年在巴塞尔、迈阿密海滩和香港举办。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全球知名的展会,吸引顶级画廊和收藏家。据统计,每年展会平均吸引超过250家国际知名画廊参展,参观人数多达数十万人次。例如在巴塞尔艺术展香港站期间,平均每天的参观人数达到数万人,其中来自亚洲地区的观众占比超过40%。然而,该平台依赖面对面交流和现场体验,尽管加强了线上展示,但疫情之后线上展厅的流量仅占整体流量的一小部分,约为10% - 15%。
Artsy
覆盖广泛的收藏群体,提供教育内容和技术支持(如AR预览)。通过技术手段降低进入门槛,并利用名人效应提升品牌知名度。不完全统计显示,Artsy平台上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200万,其中活跃用户约占30%。其艺术品价格范围涵盖从几百美元到数百万美元不等,低价位艺术品吸引了更多年轻收藏家和普通爱好者,而高价位艺术品则主要面向资深收藏家和专业机构。
佳士得(Christie's)
服务于高端市场,处理高价艺术品交易。具有悠久品牌影响力,积极扩展数字业务,包括在线拍卖。2024年佳士得在线拍卖销售额突破了10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比例提高到了15%左右。从地域分布来看,其在欧美市场的在线拍卖业务占比较大,但亚洲市场的增长速度也非常快,特别是中国市场,2024年佳士得在中国的在线拍卖销售额同比增长了约30%。
(二)国内主要平台
雅昌艺术网
面向专业收藏者和普通爱好者,提供多样化的艺术产品和服务。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用户资源和行业数据。注册会员数量已达数百万,其中高级会员(有较频繁的艺术交易记录)约占5%。在全国各大城市设有分支机构或服务点,覆盖了超过80%的一线城市和50%的新一线城市。
Artand
结合社交和电商功能的艺术品交易平台。艺术家筛选与推荐机制,版权合作与衍生品开发,社交互动性强。平台上已有超过10万名注册艺术家,艺术品交易订单数量每月平均增长约10%。从用户地域分布来看,一线城市用户占比约40%,二线城市用户占比约35%,其他城市和农村地区用户占比约25%。
在艺 (Zaiyi)
提供艺术展览信息、在线观展体验、艺术品购买等。强调艺术教育,提供学习资源,构建活跃的艺术讨论社区。已与国内超过50家博物馆、画廊建立合作关系,其线上观展次数累计已达数百万次。
- 市场趋势
数字化转型加速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平台,都在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例如,在线拍卖的销售额占比在不同平台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一些平台甚至超过了20%。某国内艺术平台开展线上拍卖业务后的一年内,其线上拍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从最初的不足5%上升到了15%左右。
多元化发展
许多平台开始涉足艺术教育、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体验等领域,丰富用户体验。据市场调研机构预测,到2025年,艺术教育类业务在艺术平台总收入中的占比有望达到10% - 15%。例如,一些平台已经开始推出AR艺术展览,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VR设备身临其境地欣赏艺术品,这种新型体验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的关注。
法规与信任建设
在中国运营的艺术平台需要遵守严格的法律法规,并且致力于建立消费者对其平台上出售艺术品真实性和质量的信任。据统计,因为法律法规要求而进行艺术品来源认证和鉴定的平台数量在逐年增加,目前已超过80%。在一些大型艺术品交易平台上,超过90%的卖家表示愿意配合进行艺术品来源认证,以提高作品的信誉度。
学术加持的重要性
越来越多的艺术品交易机构重视拍品背后的学术价值,组织各种展览、学术研讨等活动,以提高作品的吸引力和市场认可度。例如,一些拍卖行举办的以学术研究为导向的拍卖专场成交率较普通专场提高了约20%。
五、未来展望
预计未来几年内,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对文化艺术需求的增长,艺术市场将继续保持动态变化。各平台将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形式,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对于那些能够有效结合技术和艺术内涵、并且拥有良好信誉和客户服务的平台来说,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